? 最近,捧起了一套专业丛书——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丛书,一共六本,想着一点一点啃,跟着朱老师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辑《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章节不多,五章,第五章是案例与解析,前面四章的内容讲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原则和要素、路径和步骤、工具和要求,每一章都需要精读,并且依据书中讲的学着去做,才真正有意义。目前已读到第二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素,感觉在一步步接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
?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主体性原则;(四)规范性原则;(五)创造性原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导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 导向性原则告诉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导向。也就是要有依据。钟启泉教授提出“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没计?-课时设计,是课程发展与实践中环环相扣的链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设计的创造”。
? 刚刚颁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习单元,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具体设计,充分考虑就这一个单元而言,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我们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需要怎样引领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 同时,以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导向。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我们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组织和实施教学。
?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这正好切合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遵循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最终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这样学习的兴趣如何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至少包含八个要素。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这三个要素是我们最熟悉的。无论是常态课还是优质课,这三项是教案中必不可少的。以前提到教学目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每课时的目标,语言能力、知识、情感等;而现在说到教学目标,必须先从单元入手,先确定五维的单元教学目标再具体到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服务于单元目标。每一课时的目标达成了,整个单元的目标也就自然实现了。
?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中要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课本某页,而是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这一单元要几课时完成,每课时要学习哪些内容,包括核心文本和辅助文体。在单元整体设计中要通盘分配,课时之间的教学内容要层层递进,体现知识的复现和递进提升。
? 教学过程这一要素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直接对话的过程。前面几个要素设计得是否合适,是否达成预期在教学过程中得以验证。无论任务型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教学过程都是小学英语课堂“三段式”教学过程的变式。体现前、中、后三大阶段。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我们要依据前面几个要素,合情合理地设计并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
? 教学资源这一要素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板书资源的设计。“板书”这一最原始的资源,即使如今的多媒体资源如此丰富也不能丢弃。板书的优势,技术无法代替。这其中最深的奥秘还是“人”。板书是老师写的,学生看板书,看到了老师的书法,看到了老师的思维过程,看到了学习内容。板书是师生间的无声交流。
?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习者的座右铭。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这套丛书的引领下,我们要尽快边学边做,开启属于我们自己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路。
怎样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
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如下:
单元整体教学基于学科单元目标和内容逻辑进行课程设计。
大单元教学,从学习目标的定位和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等方面看,其学习单位仍然是“单元”。这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内涵是一致的。
具体而言,它们在这样几点上是一致的:都是运用系统性思维设计课程;都重视真实任务和学习境遇的创设或运用;都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追求所学知识、能力的迁移性;都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和一体化。
它们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基于学科单元目标和内容逻辑进行课程设计,大单元教学不仅基于单元目标逻辑(内容往往不是现成的,需要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重组),还基于单元目标上位的大概念的理解逻辑进行课程设计。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解决的仅仅是学科任务,大单元教学在解决学科任务的同时,还渗透了可迁移的“思想”的理解。
也就是说,教师或教师团队进行更多的时间和智慧投入来开发和设计大单元,并不仅仅是为了如单元整体教学一样更好地落实单元学习目标,还为了促成学生在“举三反一”的习得基础上,再进行“举一反三”,用大单元学习中习得的“思想”解决问题。
第三,大单元教学的学习任务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真实的探究性任务,是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表现性任务;单元整体教学往往立足于教材单元预设的学科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
前者的学习情境需要根据目标和任务进行开发;后者的学习境遇教材已有提示,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室生活实际进行调整。
怎样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具体如下:
一、简述
大单元教学,是以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以整体的目标任务为驱动力,依据课标,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大单元,围绕大单元主题(大概念),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设计大作业,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二、设计理念
聚焦核心素养,以学习为中心,运用系统思维,指向概念性理解,建构有联系的意义课程生活。课程生活前面加了“意义”这个词,有意义的课程和没有意义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三、设计愿景
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线索;有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设计及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基于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可以看见如何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意义课程生活。
四、设计思路
1、基于课标和大单元内容(大单元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材分为自然单元和重组单元,当下更合适的是自然单元,以教材为主,但要超越教材),提炼大主题或大概念。
2、基于学情分析(现在太多的大单元设计对学情研究不够,对“人”研究不够);确定大单元目标和达成评价;生成大任务并转化为学习活动。
五、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
1、要在课标分解、教材驾驭、学情读懂的基础上,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之所以倡导大主题、大概念,是因为要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
2、主题名称要能指向大观念,体现实际应用,反映育人意义和价值;主题概述要阐述核心概念及其关联,聚焦核心素养阐述意义跟价值,能够说明课时安排。
本文来自作者[向晴]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xibujiaoyu.com/xibu/1040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向晴”
本文概览:? 最近,捧起了一套专业丛书——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丛书,一共六本,想着一点一点啃,跟着朱老师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辑《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章节不多,五章,第...
文章不错《走进“大单元” 邂逅“活动观”——读《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有感》内容很有帮助